盆腔炎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董氏奇穴三叉三穴治疗各类疾患的应用解密 [复制链接]

1#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m.39.net/news/a_6185499.html

董氏奇穴经过多年发展,无论在奇穴效能、理论体系、及临床治验上均有惊人的发展,而吾在为数不少的董氏特效用穴里,发现了独到效验的三叉三穴,此穴无论从董氏独有见解、古典医论或现在的全息律作推衍,均有许多可运用之处,故从取穴、手法、临床效用机里论述、及倒马思维、横通思维、穴对组合举例等各面论述,盼对董氏奇穴的爱好者能有丝毫之助。

董氏奇穴流传于世的有数百穴之多,多为人们众所周知的,如能益阳清气、调气行血的灵骨穴、大白穴,温肾助阳、填精补髓、坚筋健骨的肾关穴,能祛风通经络、治骨肿解痉的五虎穴……但在诸多内伤杂病的治理中,个人觉得阴阳的盛衰、水火心肾两脏的交融调和及三焦气机的枢转畅达,似乎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焦点,三叉三穴是我在其独有的战略位置及特殊效能上找到似乎能同时解除这阴阳、虚实、燥火交杂矛盾的绝妙好穴,以下将其妙用为诸君—一细诉。

三叉三穴为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处,需握拳取穴,从叉口紧贴第四指,从筋下骨旁(沿掌骨间肌腱空隙缓缓刺入)进针。以二寸针,可针五分至二寸。本穴一针八透穿筋透脉抵骨,此穴阳面为手少阳三焦经从火性,而三焦通肾具有水性,阴面为手少阴心经,故能交济心肾,通上彻下。

本穴从液门穴进针,于天部行针属荥穴水性有透热泻火之用,人部行针经中渚(中白)穴有俞穴木性,缓痛之功对阵发性神经痛,直透到底约一寸半至二寸,入肾有滋肾交心通透三焦之功,此乃杨师针深三才区位疗法的运用。

本穴主入三焦经,别通肾经、董氏掌诊此穴至下白穴主候脾经气之盛衰,及透刺可接心经之气。

主治分类如下:

(一)头面五官科疾患:

(1)视力减退、眼眶骨酸痛(配天皇穴、肾关穴)、目赤肿痛(配制污穴)、目酸涩、干眼症(配光明穴、三叉一穴)、眼皮沉重(配足驷马穴)。

(2)重感冒、头昏头晕、咽痛(三焦之窍开于喉,此穴精专于头面诸窍,于液门穴进针液者水之精也,真水能清热也能填阴,可配大白穴、或配土水二穴为杨师的感冒二针),阴虚咳喘、风热咳嗽、燥热咳嗽。

(3)耳鸣、耳中痛(《素问·厥论》:少阴之厥则暴聋。《素问·脏气法时论论》:肝气逆则耳聋不聪。《仁斋直指方》: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为聋,可配中白穴、水曲穴)。

(4)面瘫、或眼皮抽动、三叉神经痛(三焦经,从屈下颊至眼眶下,可配小肠经之腕顺一穴)。

(5)精神情志类疾患,如:脏躁(如喜悲伤欲哭,或善惊多疑,心烦失眠,午后面部烘热,头晕目眩,口燥咽干,无论偏肝郁、阴虚阳亢、或痰热皆可配伍他穴合用)、躁郁症、忧郁症、及自律神经失调诸证候。

(6)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掌指拘紧、肌肉萎缩(配合土水三穴、重子穴、肾关穴),中风导致情绪低落,悲伤(配合木关穴、通里穴)、高血压(多属阴虚阳亢型,配用火主穴、火菊穴)。

(二)骨关节、神经系统:

太阳少阳二经之坐骨神经痛、腰痛(可配腕顺一穴、或火膝穴,形成丁字透刺,荥俞并用治痛范围更深广)、髋骨转摇不利(配合土水三穴、火膝穴、奇穴髋骨穴结合太极动气法中的[转髋揉腿法]。

(1)水气病疾患:古人认为水气病乃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这是传统思维,三焦乃是孤府(即胸腹间各脏器间的间隙),主要除调度元气外,对于间隙间的组织液、淋巴液等精微物质能有效率的运用与代谢,故对急慢性肾盂肾炎、肾性水肿(与中白穴倒马,配水相穴、灵骨穴)。

(2)糖尿病(古称为消渴,多因阴虚燥热,以此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可配用通肾穴、肾关穴、中脘穴,或与胰俞穴、肾俞穴、太溪穴交替运用。)

(3)本穴居于三焦经荥水穴液门穴附近,擅于处理少阳中风,正邪纷争、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之状的感冒,能防治感冒证候群(如咽干喉痛、发热恶寒、扁桃腺炎、妇人经期感冒……),近于小柴胡汤、正柴胡饮之功。

(4)免疫系统紊乱诸疾:重症肌无力(可益脾补肾,配足驷马、灵骨穴)、类风关(多见于阴虚夹风湿或湿热,可配五虎穴、复原穴、四花外穴)、甲状腺机能亢进(多见阴虚肝郁之兆,可配用足三重、地皇穴、心常穴、大白穴)。

董门之三叉三穴、中白穴、下白穴合用蕴含荥(水性)、俞(木性)、原三穴相生之力,是通利三焦、转枢元气、和解少阳、益肾通窍大穴。若以五输穴而论三叉三穴位近液门穴,有荥穴之力,可清利上中二焦风热、壅热,进而调节免疫系统,由此进针须穿筋透脉抵骨,据刺五体针法以筋应肝,以骨入肾,此穴组阴面正是心经,由此可知其对机体的影响层面甚广;中白穴近俞穴可舒郁、行气、利水,治肩背膏肓痛、腰臀痛、胸胁闷胀痛;下白穴于中太极系统中对应于脐,主入下焦,可治妇女行经之腰际酸痛、肾绞痛、坐骨神经痛。此三穴并用,三焦通治,上焦咽喉耳目,中焦益脾助肾疏肝,肩颈胸胁之经筋皆在其掌握中,下焦的盆腔腰荐、带脉皆是其擅治之区位。

此一水平穴组位居荥穴之处,有水之性,可直清其热,亦可以水制火。三叉一穴(又名肺叉穴,在手背第二与第三指缝接合处)重在明目、肩背颈项痛、有解表、调肺气之力;三叉二穴(又名心叉穴,在手背第三与第四指缝接合处)重在强心、抗皮肤过敏、膝腿痛;三叉三穴(又名脾叉穴)重在五官清窍、调三焦、益脾肾、壮腰膝。此三穴并用可缓解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掌指足拘紧或麻木、膏肓腰背痛、高血压、眼皮下垂或颤动、肌无力、免疫紊乱所致,关节肿痛等症。

三叉三穴常用之“精华穴位组合”

(1)三叉三穴配土水二穴:三叉三穴与土水二穴都在同一个水平,土水二穴在大太极中对应头面五官(如外感咽痛、咳喘),三叉三在大太极中亦对应五官头面,三叉三穴从少阳经荥穴处进针透中白穴,善治身之侧面偏头、咽喉病变,手少阳经别(指天,别于巅丿连头顶痛及后头痛亦能治疗。这两穴治疗外感咽痛头痛、咳喘甚效,吾恩师称为外感二针。

(2)三叉三穴配肾关穴:三叉三穴功擅清热滋水,位于少阳三焦经上,能将在脾经化生精微营血元气的肾关穴,转输至前之冲任脉、中走肝脾经、后行肾脉督脊。对于各类冲任劳损的妇人病、肾虚或上盛下虚、心肾不交等交杂而成的失眠、眩晕、听力损退、更年期症候群、喘促、夜尿、肾消、坐骨神经痛等。

(3)三叉三穴配手解穴、木关穴:手解穴、木关穴皆在二二部位心经上,以全息律观之,手解穴(即少府穴)属火,木关穴居坎位属水,彷佛是在心经上的微太极,针此两穴可使水火互济、心肾交融,以此特性可治心肾肝三脏交杂之疑难杂症。临床时与三叉三穴左右对取,能交济阴阳、清心除烦、止悸安神止痒、定痛增高,对心肾不交的失眠、神经衰弱、心律不整,血虚血热的阴痒、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痒、骨盆腔炎,坐骨神经痛、足跟痛、周身气血紊乱的关节痛、青少年发育迟缓等,其效妙不可言。

董氏奇穴的针刺手法朴实易学,更重要的是董门常用的理论(如脏腑别通思维、体应思维、三才思维、五行时空思维、经络辨证思维……),皆能与正经体系融通合用,甚至奇穴、正经、经方、时方交叉配用,或运用于伤科理疗,吾多年验证于临床皆能接轨无碍,董氏奇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各科疾病的治疗已越显成熟,但细细探究仍有许多可发掘之处,董针发展尚未成熟,吾道同志仍须努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